也许以前你会认为,微电影创作中器材、 软件很重要
而学完这门课之后,你会发现真正让影像鲜活的 是控制这个器材跟软件的人
[音乐]
好,我们在精剪完成了以后就到进入到剪辑的真的最后一个状态 就是我们要把画面固定住以后,兵分两路。
一方面把画面交给 后期的调色人员进行调色,或者做一些必要的一些特效的处理。
另外呢这种我们音频的部分 其实我们前面一直在讲,这个剪辑师对于画面的处理,但是
剪辑师另外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对于声音的处理。
就是剪辑师他剪的是声音跟画面 一起的这样的一种状态。
而声音剪辑跟画面剪辑的不同之处在于,声音是可以叠加的 所以呢,我们在剪辑声音的时候,可以看到我们的音轨上面
会有对白,会有环境音,会有一些音效,然后 还会有符合这个画面情绪、
状态、 这个叙事内容的一些音乐 所以我们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声音会比画面
更加的灵活,也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有一个剪辑师曾经说过,他说声音对于他来说就像是
光线一样的效果,因为声音会唤起某种空间的想象 有时候声音会让一场戏变得很灰暗 有点恐怖。
这种感觉其实就像我们用光线,用昏暗的光线去营造一个空间
这个效果是一样的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所以剪辑师必须了解声音对于我们人心理产生的某些作用
比如说,突然爆发的一段音乐可能会引起震惊、 惊吓
或者恐惧,这样的一个反应,特别是在一阵很安静的一段音乐之后,突然响起
[SOUND]
[SOUND]
相对来说比较
悲鸣的音乐的时候,可能会让我们意识到
画面即将进入到一种比较悲伤的一种情绪的状态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或者说音乐也可以将时间跟空间
连贯在一起,它可以将某一些看起来不那么
平稳的一些一些剪辑,看起来更加的流畅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也让一组被压缩了
的,没有太多逻辑关联,没有太多对白叙事的这样一组拼贴起来的镜头
看起来更加的流畅、 更加的舒缓
[SOUND]
[SOUND]
但是这里面我想提醒一下大家,因为声音有
着强烈的这种引导的作用,音乐也会有一些迷惑人的作用,它会让 创作者们认为自己的影片已经达到了一种情绪宣泄的一种状态
而如果你的画面不够匹配、 不够到位的话,可能会起反作用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描述一个 非常悲情的一个一个状态,然后我们用了一段非常悲伤的音乐
而当这个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内心当中可能 会对这个悲情的预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画面当中的,这个视觉上的一种情绪 这种情绪没有达到那个悲情的、
观众那个预期点的话 他可能就会觉得画面表达的不够到位
[CRYING]
[CRYING] [CRYING]
[CRYING]
[CRYING]
而如果你不用悲伤的音乐,是以这种非常现实的、 现实主义的这种方式去体现
可能观众反而会被这眼前异常现实、 异常真实的这种状态所打动
[无声]
[无声]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所以音乐有些时候用起来也会对画面产生一些挑战的这样的一个效果
而我们在剪辑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注意,我们在运用某一段情绪强烈 的音乐的时候,你必须要确保这个情绪已经在你的
画面里面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SOUND]
而不是画面里面情绪没有到,然后你依靠
音乐啊去把它拔高,去赋予它这种情绪。
这 这件,这个事情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观众观看的时候 他会自己自然而然的感觉到画面跟音乐的这种不协调之处
[音乐]
[音乐]
[音乐]
然后另外一种状态哈,有些音乐我们使用其实要非常的谨慎。
因为 有一些音乐它可能的风格非常的突出,而它的这种风格
可能并不是非常符合影片的整体的这种风格 或者,跟此时的画面并没有非常的匹配。
而这种 音乐一起来可能会把观众的情绪,观众的预期 带到另外一个风格。
这可能你就会,会啊引起一定的误解 对于你来说,可能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一种状态。
然后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说很多初学者 会犯了一个错误就是音乐过多的使用,就是影像的节奏会被音乐的节奏牵着走
不自觉的按照这个,这个音乐的节奏甚至是音乐的节拍,来剪辑你自己的影像
音乐从头到尾,然后平铺直叙 我们就会发现影像好像成为了音乐的一种附庸,会让自己的微电影
变成了一个一首歌的 MV。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 危机四伏的这样的一种状态。
当音乐如果过于平庸、 过于平淡 也会冲淡画面的一种叙事的效果。
如果不合适的音乐出现在 不合理的地方,就会让影片阐释陷入一种平庸的一种状态当中
所以对于音乐的使用,尤其是关于是否要音乐对立,还是要音乐对位的这个问题
其实我个人的感觉,嗯,还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心里面要有一个 标准,就是说无论你要不要加音乐,无论你要加什么样的音乐
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当你的视觉叙事 当你的画面足够的饱满,有足够的情绪力量的时候
其实,它已经可以支撑起整个影片的一个叙事跟情感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可以不用音乐
至于说说如果我们来判断一段声音或者说一段音乐吧,用的是否的恰当 我觉得它其实是来源于一种一种直觉。
因为在对于素材的这种 长期的接触当中,其实剪辑师已经形成了自己内心当中的某种对素材的感受
所以他在挑选音乐的时候,他应该要让这个 音乐的旋律,让音乐的情绪
是跟随着画面的内容,跟随着这个镜头的内容
所以对我来说,我个人总是会在想说这个地方
我音乐要何时插入,或者说这个地方可不可以不用音乐来纯粹的用画面去表达
因为你如果用音乐的话,你必须要让这个音乐去 主动的,而是十分的契合你的这个影像的本身。
它应该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否则,你就应该对这段音乐弃用。
所以这里面也会涉及到一个音乐的,音乐跟画面的一个创作流程的问题
在我们的业界的创作流程当中呢,经常都是等 画面剪辑完全完成了以后,再让作曲介入
他会按照现有的画面情况,然后去谱写一段旋律。
这个时候 无论你的画面是否成功与否,音乐可能就只能按照你画面所达到的这个状态 进行谱写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有些时候会觉得有种有种遗憾在里面。
因为画面已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音乐不能够在画面的成长过程当中与画面共同成长 互相的改变。
所以这其实是提醒我们如果有条件的话哈,我是希望
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宽容的一种态度去对待音乐跟画面 比如说如果你有一个长期合作的一个做音乐的小伙伴
好,比如说是玩乐队的这样的一些小伙伴 你跟他保持一个良好的一个合作的关系,然后
在你的剧本产生的时候,其实你就可以让你的小伙伴
根据你的这个剧本的状态,去创作一些乐曲出来
而这个乐曲创作出来以后,你可能可能在拍摄的时候,比如说在
在演员需要进行一些情绪上的一些比较程度比较深的一些表达的时候 你可以把这个音乐放出来,让演员
啊,让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起去感受这段音乐 所以这其实就是一个音乐跟画面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包括说在剪辑的时候
音乐提早的介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画面剪辑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这个音乐是符合导演对于影片想象的 这样一种状态。
所以这种时候我觉得是一个比较 比较完美的音乐跟画面共同成长、
互相影响的这样的一种状态 所以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剧本
画面素材、 音乐,以及影片 互相的帮助、
互相的滋长、 互相的反馈 这样的一种非常良好的一种互动的关系。
而遗憾的是 这样的互动关系在我们现今的大多数的影片创作过程当中是不存在的
大多数时候音乐它无力去改变影片的一种 特质,所以很多时候音乐写完了,然后呢剪辑师把它加入到
影片当中去,但会发现总存在着某些不和谐 然后,这段音乐就被弃用了。
这种状态可能非常,经常的发生 我们现在微电影创作当中的对白会采用的是两种两种录制的方式
一种是在同期声进行录制,一种是在后期剪辑完成之后 进行重新对相应的对白进行录制。
我个人比较 推荐微电影的创作者们,尤其是初学者们 采用前一种方法就是同期声的录制状态。
因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于演技的状态 首先大家,大家不要以为当一个演员
演技不行的时候,啊,他的读白念的就可以符合要求 我们,比如说我们看一小段这样的一个例子好了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录同期声的时候哈,我希望大家非常的注意就是要保持现场
呃,一种安静的状态,不要让一些噪音,啊,比如说工作人员走动的声音
咳嗽的声音,不要让一些不应该存在的声音出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另外一条可以保证我们声音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说我们要在
拍摄结束之后啊,让我们的录音师还继续留在现场
录一段安静状态的这一种现场的这种 现场的环境音,啊。
这个环境音在我们后期进行混音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一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