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音樂]
[音樂] [音樂]
當我們認識到前述的種種挑戰,也克服
了前述的種種問題之後,也許我們就越來越能夠成為一個理想的、
好的讀者 我們就能夠達到最理想化的讀者的境界
那這個境界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感性的,而不是像前述的那些 比較充滿理論性的說法來加以總結。
我們來引述一段佛教的故事 有一位弟子問達摩祖師說: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自己愉快,也帶給別人快樂的人呢?
達摩祖師就笑說:有四種境界,你可以去體會其中的妙趣
首先第一步是把自己當成別人,這個境界呢叫做「無我」
再之,就要把別人當成自己 這是「慈悲」。
第三步呢就是把別人當成別人,這個是「智慧」 最後,要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個叫做「自在」。
這段話當然是非常美的一種人生哲理 ,可是
放在閱讀小說,放在讀者的境界 其曰不然。
我們可以發現當我們能夠做一個好的讀者的時候,其實就是能夠超越
人性弱點,克服自己的局限,然後甚至去抗拒我們背後所攜帶的整個時代價值觀 這麼一來,我們可以跨越時代的鴻溝、
跨越階級的距離,可以跨越不同文化的 隔閡,然後呢就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到一個我們陌生的《紅樓夢》的貴族世界里
所以首先把自己當成別人,這叫做無我,意思是說 先把自我放到一邊,然後呢設身處地
以他的角度跟他的生命史來認識他現在的所言所行
所為,這麼一來呢就有如西方諺語所說的,就是把你的腳放在別人的鞋子里
才能夠很真切地感覺到原來那麼一粒小沙子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講無關緊要,但是卻造成這個人 當事人這麼樣強大的痛苦。
那麼這一點其實也就是我們要認識別人、 我們要瞭解別人的開始
能夠做到這一點之後呢,我們也許就可以進一步來談把別人當成自己,而這其實呢同樣還是一- 個設身處地
這麼一來呢不會用一種旁觀者、 局外人的角度而
漠不關心,也才能夠慈悲,因為我們可以呢對別人 設身處地跟感同身受。
那麼第三步的所謂把別人當成別人,意思是說 我們不要把自己當成衡量別人的依據,不要把自己當成是萬物的
判準,不要把自己當成是整個世界唯一的支點。
要把別人當成別人,尊重他的獨特性,尊重他的 特殊性,也尊重成就其之所以如此的那個內涵
這麼一來,我們呢才能夠有一個更寬廣的智慧。
最後的箴言是 把自己當成自己,也就是由自己出發到別人,再由別人回歸到自己。
我們同時也要瞭解尊重自己 瞭解我們自己有什麽樣的盲點,瞭解我們和別人是在平等的旋律線底下 共構和諧的交響曲。
那這樣子的情況呢可以讓我們更接受自己的限制
認識自己的弱點,然後我們也可以努力加以超越,但是呢不會對自己有過分的壓力,那也
不會在這個過分的壓力之下失去自我,所以呢也就能夠領略到把自己當成自己的那一份自在
當然,既然要做一個理想的讀者,我們閱讀《紅樓夢》的時候最應該
做的還是呢把別人當成別人以及呢把別人當成自己 這樣才會有同情的理解,也才會有所謂的溫情與敬意。
當我們對貴族世界 不能夠有溫情,也不能夠有敬意的時候,我們如何能夠真切地瞭解它呢?
當我們總是抱著批判、 反對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又如何能夠真正理解他們內心
真實的樣貌呢?所以最後呢我們來引述一段十七世紀荷蘭哲學家
史賓諾莎所說的名言,他這段話主要是來闡述哲學家是一種什麼樣的人類
他在做什麼樣的工作,他在超越人性中對於感覺跟本能偏愛的那一種努力
但是呢這也可以作為我們要成為一個理想的讀者可以去參照的一種 原則,也可以呢來引以為鑒的。
他說哲學家是什麽呢,哲學家他跟我們現代人所理解的 講究邏輯推理的那一種若
P 則 Q 是不一樣的,他們是本質性的在認識這個
世界,不被外在的表像所局限,也不被自己的感覺所誤導 他們要做的事情是穿透本質來理解這個世界。
因此他說哲學家是 「不笑,不哭,也不痛駡,而只是理解。
」所以理解是最重要的 而要怎樣做到理解呢?要不笑,不哭,也不痛駡。
換句話說笑跟哭 跟痛駡,也許是詩人的專長,也是他們所創作的詩歌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的 情緒的飽滿點所在。
但是如果我們要作一個哲學家,他就應該要超越情緒、 超越感覺
不讓笑、 哭、 痛駡以及笑、 罵、 痛哭所引發的那些起起伏伏的現象所干擾
我們要做的是拉開距離,然後以一個清明的眼光,那麼以全面的關照
好好的理解我們所面對的這個對象,所以當我們只想做
一般的讀者的時候,我們只想把《紅樓夢》當成羅曼史的一個消費者的時候 我們就很容易會跟著小說的人物又笑、
又哭、 又痛駡,這也就是我們現在 常常看到的人物褒貶的一個現象背後的原因
當然哭笑痛駡是一種非常痛快的情緒抒發,可是既然我們要來闡發經典的
偉大內涵,也許我們作為一個讀者就應該要往理想的 境界去邁進。
偉大的讀者要來幫忙開啟經典的內涵 我們就應該要理性地訓練自己,像哲學家一樣在
面對小說的跌宕起伏的時候呢,還能夠不哭、 不笑、 也不痛駡 然後呢深刻地去理解它。
所以理解是 最重要的前提,讓自己超越感性的層次而不流於
我們人性本能中對於感覺的偏愛,這時候我們才能夠 把握住隱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也才能夠去掌握到
由各個面向所整合而成的具體的統一的整體,然後就不 會呢流於偏頗。
那這個理想當然很難達到,但是司馬遷說的好,「雖不能至 心嚮往之。
」 [音樂]
[音樂]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