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音乐]
[空白_录音]
>> 最近总是坐立不安,晚上也睡不好。
>> 怎么了,失眠了吗? >> 嗯,是有一点睡眠不足
>> 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嗯,有半个月左右了吧
>> 那你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 可能是因为成绩下降?
>> 成绩下降?是课太难了还是你自己不认真啊?>> 可能都有吧
>> 那你跟我讲讲你最近的课堂情况吧。
>> 嗯 最近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 然后看书、 写作业的时候也经常分心
>> 呃,那这也是最近才发生的吗?>> 嗯,是的
>> 那你最近回想一下有发生过什么事吗?
>>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只是最近上课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看着我
>> 在看着你?你有什么事觉得别人在看你呀?
>> 最近换了一副眼镜,就是这一副
总感觉戴着有点奇怪,还觉得有点土气
>> 那你就觉得别人看着你就因为你眼镜很土气?
>> 是有这种感觉
>> 听完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
其实小满是在帮助婷婷找到最近状态不好的原因 结果呢,也找到了。
但总觉得婷婷没那么开心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应该出在小满问的问题上
首先小满虽然一步步在找到婷婷的问题
但他的提问似乎带有太多的主观色彩,而且有一种硬邦邦的感觉
言语之外还带有一种责备的语气 例如他会问婷婷,成绩下降是因为课业很难,还是你自己没有认真啊?
听到这个问题,显然婷婷愣了一下,情绪也逐渐低沉了下去。
其次 小满在提问的时候呢,更倾向于使用封闭性问题
所谓封闭性问题,就是经常使用对不对 要不要、
究竟是这个还是那个,这种带有预设性答案的提问方式 对于这样的问题,求助者的回答是不需要展开的
封闭式提问有助于我们缩小范围 明确问题,但如果这样的提问方式过多
或者不恰当的时候呢,就会让求助者产生一种被询问、 被窥探、
被剖析的感觉 其实,开放式问题也好,封闭式问题也罢,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只是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呢,要特别注意时机和具体的表述方式
假如我们将这两种提问方式更好地组合起来,会怎么样呢?
>> 最近总是坐立不安,晚上也睡不好
>> 是吗,那你最近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
就是每天都觉得心慌慌的,饮食、 作息都不规律了
>> 感觉你好像挺焦虑的呀,是什么事让你
觉得不安呢?>> 唉,最近成绩下降了 感觉挺担心的。
>> 成绩下降,你成绩 向来挺好的呀,怎么突然下降?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啊?
>> 是啊,最近上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 老师在讲什么我也不知道。
看书、 写作业也常常分心 >> 那你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都在哪儿呢?
>> 具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最近上课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观察我,甚至是在议论我
>> 大家都在看你、 议论你,那这样上课真的好累呀
怎么会这样呢?>> 嗯,最近新配了一副眼镜,就是这一副
戴着总是觉得很奇怪,而且觉得 很土。
>> 哦,你是说大家觉得你的眼镜不好看? >> 我感觉是这样的。
>> 你好像真的不太喜欢这副眼镜啊。
>> 是啊,是啊 我当时还想把这副眼镜扔掉的
但是它是新配的,我有点舍不得。
而且 上课如果不戴眼镜就看不清了。
>> 哦,那你不想戴 但不戴又不行啊,真的好纠结。
>> 就是,就是! 现在在上课的时候,我就算是看着书,但是脑子里想的都是他们有没有在说我
>> 这一次的谈话,是不是让你觉得更舒服一点了?
确实没有生硬和莫名的提问,更多的是一种暖暖的关心
首先这一次小满在了解婷婷的情况时,更多地使用了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预设答案,求助者不能简单用一两个字来回答的问题 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拓展。
例如小满会问婷婷,你是怎么了? 有什么事情?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有助于搜集到
更多的相关信息,深入了解婷婷的情况,和问题产生的
可能原因,让婷婷呢,能够更清楚地理解问题的发展过程
其次,这一次小满的封闭式提问,并没有生硬的感觉 而是通过恰当的运用,找到了重点。
在婷婷提出 眼镜的时候,小满用封闭式提问抓住了关键
是因为这副眼镜不好看?这个封闭式的提问将话题缩小了
范围,探索求助者出现的不良状况,背后可能深层次的原因
>> 哎呀,我这个情绪忘了怎么讲了,重来重来重来重来 好,可以,OK。
>> 为什么要笑?>> 我忘词了 [笑]是你不努力还是上课不认真?可以通了吧?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