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救世的補天女媧
恢復世界的運作秩序之後,旋即退位消失,它僅僅在第一回曇花一現,
接下來屬於人間悲歡離合、愛恨生死的故事,便轉交給警幻仙姑
這位命運女神來主掌,而警幻仙姑是怎樣的一位女神? 從女媧到警幻的意義甚麼,
警幻又是如何執行她的職權的,
這些都是可以深入瞭解的問題。首先警幻女媧女媧是不同的,
女媧是神的母親,更是一切萬物的創造者;
相對而言,警幻並沒有這樣的創造力,從名詞上說。
顧名思義,仙姑就是比較年長而有權力的女神,
因此她成為仙界一切女仙的領袖。
並且不止如此,警幻還主管人間所有的優秀的特殊的重要女子,
所以與其稱她是警幻仙子,不如稱她為警幻仙姑,
更能顯示一種年齡所帶來的權力與智慧,
尤其是這位仙姑的智慧就是警幻,
意味著指點迷津,警示人世間的迷幻不實,
以讓人們從幻覺幻象中警醒。
這其實是融合了佛教與道教的思想和語詞,
尤其是這位警幻仙姑是一位仙界的女神,而神與仙是不同的。
神是一種超越性的神聖存在,具有超現實的力量,而仙呢,
他則是由人變化而成的,與人類密切關聯,這是來自中國仙道傳統的一種特殊概念。
在中國仙道傳統中,仙這個字源做僊,也就是把遷移的遷改成人字部;
在說文解字裡,告訴我們說,僊就是長生僊去,
又說屳是人在山上貌,
從人山,所以另外一部訓詁學專書《釋名》也說:
老而不死叫做仙,那仙就是遷也,
遷入山也,所以它的造字是在人旁作山也。
從這個角度來講,遷跟僊這個古字,
不止是有形聲字的關係而已,事實上還有會意的意味,
也就是人遷到山中,然後蛻化成為另外一種永恆的存在。
因此說文解字又說,真,就是僊人變形而登天也,
或許就是因為仙是由人變化而成的,跟人具有某一種連貫性,
這就使得警幻仙姑作為命運之神,更有一種概念性的聯結,
而這位較年長具有權力的女神就成為仙界一切女仙的領袖。
並且不止如此,警幻還主管人間所有優秀的特殊的重要女子,
就這點來說,她和後來的西王母較為近似。
西王母到了六朝時期也已經是主管一切靈界女仙的母神,
並且成為早夭女子得道者的養育掌領之母,
可以說是影響深遠,不過在造型上,
警幻和西王母這兩位仙界的命運之神,
卻有著耐人尋味的離合關係,這是因為西王母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
歷史中的西王母形象蛻變的軌跡也剛剛好
就是《紅樓夢》中女媧蛻變為警幻的這個過程,
也就是說從救世母神的堅毅豪壯,一變而為命運之神的旖旎嫵媚。
先以西王母來看,俄國漢學家李福慶先生,
他曾經仔細考察了伏羲女媧的肖像描寫,
用來證明古代中國藝術當中神話人物圖象的發展,
是從獸形到人獸共體,然後逐漸遞至到全然人化的這樣一個運動過程,
而這也剛剛好是西王母的寫照。她最初的原始形象,
就和女媧一樣,是人獸混合一體的。
在保存的中國最古老神話的《山海經》中,有以下的這段記載:
《西山經》裡面說,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
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同樣的描述也出現在《山海經》的《海內北經》、《大荒西經》里,而且保留了類似的特徵,
比起女媧的蛇身,這樣的造型其實是蠻荒的多。
不過到了魏晉時期,
西王母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風姿綽約的中年美婦人。
我們看《漢武帝內傳》裡的描寫是:
她是年三十,容顏絕世,真靈人也。
年三十在古代來講就已經是到了中年階段,而這位西王母卻依然容顏絕世,
所以說到了這樣的一個形象轉變的階段,西王母就和警幻十分的貼近了。
就此來說,西王母可以算是警幻仙姑的一位前導,或者是先行意象;
就像西王母逐漸美化一樣,
從女媧到警幻,也是完全脫去動物元素。
西王母年三十,容顏絕世的具體描寫放到警幻仙姑上,
《紅樓夢》就不吝筆墨的給予大量的渲染,從這點來講,
警幻的造型和功能就還有其他的文化來源,不止是西王母而已。
我們首先注意到,這位被寶玉稱為神仙姐姐的仙姑,
她長的是蹁躚裊娜,端的與人不同,
而且作者還特別用中國傳統文學類型中最為華麗鋪陳的辭賦體,
寫了一段錦繡文字,用來襯托她的極端美麗。
第五回中有賦為證: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
將到時,影度迴廊。
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
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纖腰之楚楚兮,迴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
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
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 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
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其素若何?春梅綻雪。
其潔若何?秋菊被霜。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
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應慚西子,實愧王嬙。奇矣哉!生於孰地,
來自何方?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因此偏好美少女的寶玉在夢中神遊太虛幻境的時候,
一見之下才會喜得忙上來作揖,並且稱之為神仙姐姐。
而這段文字可以說是屈原《九歌》,宋玉《神女賦》,曹植《洛神賦》的嫡傳,
其中也的確處處運用了這些女神篇章的典故意象甚至文詞句式。
所隱含的訊息正是從母神到女仙的質變,
也正是由救世之神到命運之神的遞換。
其中所謂的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
隱隱然,就是《九歌》中那位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的美麗山鬼。而最後他所贊嘆的,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也等於是宋玉《神女賦》所說的:
茂矣美矣,諸好倍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當然曹植的《洛神賦》既然一開始就表明,
他是因為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做斯賦。
他本身就是宋玉、高唐賦、神女賦的直接繼承人,
所以洛神的蹤影也就進入警幻的造型裡。
在《洛神賦》裡面最著名的一段說: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這也部分的投射在警幻仙姑那篇賦裡面所說的:
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這兩句上。
更不用說這些神女賦都大量鋪陳了種種精美裝扮
和華麗服飾,把女性之美展現到極致也贊揚到極致。
所以《紅樓夢》中在警幻現身時所特別插入的這一段洋洋灑灑的詞賦,
可以說是一篇繼承了淵源流長的神女傳統,融合其中的要素,
所寫成的警幻仙姑賦。
因此警幻仙姑的造型與功能特質,
實際上是山鬼女神,也是高堂神女洛神宓妃的綜合體。
她造型的輝煌動人,使她的美充滿了創世母神所沒有的感官誘惑力,
而在功能上她又是一位專思“古今情,風月債”的愛神,
而這同樣也是繼承了過去的神女賦而來的。
請看《九歌》中的山鬼, 她是一位戀愛中羞澀的山中女神,
而洛神宓妃則是才高八斗的才子曹子建所渴望的戀人。
那至於高唐神女就更不用說了,她的自建正行已經大膽突破了禮教,
那也形成了巫山雲雨之類的性愛成語。
所以有學者認為高唐賦是描寫女性的感官誘惑力帶有色慾滿足的 傾向的這一種艷情文學以及夢幻文學的濫觴,
也奠立了具有性愛色彩的一種美人幻夢原型,而這都直接影響到後代
包括洛神賦在內的所有的美人賦,
那麼這一篇警幻仙姑賦也沒有例外,
因此與其說警幻是女仙不如說她是神女更為精確而傳神。
而警幻也就如同歷史傳說中的這些山鬼女神高唐神女洛神宓妃等等,
構成了一個愛與美的神女譜系。
這就是紅樓夢從女媧移位到警幻,從母神嬗變為女仙
或者更精確的說是從母神嬗變到神女的意義所在。
就愛與美的神女的這一點而言警幻跟她的妹妹兼美
其實是二而一的關係。如果我們把兼美考慮進來一並觀察, 就可以把這位仙界女神的性質看得更清楚。
請看第五回警幻在用過各種方法都不能使寶玉開悟之後,
她最後的策略就是性愛。她對寶玉說:
吾不忍君獨為我閨閣增光,見棄於世道,是以特引前來,醉以靈酒,沁以仙茗,
警以妙曲,再將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
許配於汝,今夕良時,即可成姻。
不過令汝領略此仙閨幻境之風光尚然如此,何況塵境之情景哉。
而今後萬萬解釋,改悟前情,將謹勤有用的功夫置身於經濟之道。
說完之後她就密授以雲雨之事把寶玉推入帳中,就將門掩上離開了。
兼美她是警幻的妹妹,被警幻安排擔任了寶玉性啓蒙的導師,
這也更符合神女的實質意涵。
所以說警幻連帶兼美這一對神仙姐妹可以說是具有性愛色彩的美人幻夢原型的體現,
而警幻也才會是思風月情債的命運之神。
只不過我們還是要從另外一個角度指出從女媧
移位到警幻,從母神嬗變到神女這個過程的意義
或許也隱含了某一種對女性的貶義和歧視。
美國人類學家金芭塔絲就指出以歐洲的文化歷史發展來看,
等級鮮明的希臘萬神廟反映了希臘社會的結構,
除了顯示出由過去的母系社會到當時的父親社會的轉變模式,
男權代替了女性中心的力量主導了整個世界的這個情況之外, 另一方面就有如新石器時代控制的著生育生命延續,
死亡和重生的這些古歐洲女神們,
他們到了古希臘時期便不同程度的變得更加色情化,
失去了除了愛與性之外的所有能力,而僅僅服務於男神。
假如這個觀察這個說法是可以成立的話,那麼太虛幻境中主管女仙的警幻仙姑是否
又是男權思維之下的另一種女性類型呢?這值得我們繼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