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二世的回答是這麼回答,你們來聽聽看,「凡所為貴有天下者,得肆意
極欲」啊,為甚麼有天下的人那麼貴重呢?就是因為他 可以肆意極欲隨心所欲,他想辦的事都能辦成
為什麼他想辦的人都能辦成呢?因為主重明法,下不敢為非,以制御海內矣
因為法律嚴明,沒有人敢違抗他的意思,他就能控制海內所有的人
且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已邊
竟,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緒,甚麼意思啊? 我現在的所作所為不是先帝秦始皇的時代就在做了嗎?
怎麼秦始皇的時代你們都不勸他,為甚麼我即位都要勸我呢? 你們是欺負我年輕嗎?你們是看我無能來欺負我嗎?你看看這是不是一個頑固
子弟說的話,說頑固子弟都還抬舉二世,這根本是個小孩子
今朕即位二年之間,群盜竝起,君不能禁,按二世的想法
大臣們回答他:可是秦始皇的時代沒人作亂,你的時代都有人作亂啊,所以我們才要雋勸你啊
結果你看二世的回答,他早就想到你說這個,他說:君不能禁
群盜竝起是誰責任?不就是你們這些群臣的責任嗎?你們拿我的俸祿,你要幫我解決事情
結果你不幫我解決問題,反而勸我欲罷先帝之 所為,你這樣上毋以報先帝,你往上對不起先帝
次不為朕盡忠力,你對不起我,何以在位?你們這些人有甚麼 臉在丞相跟將軍的位置上面。
你看二世從頭到尾講的這段話 沒有一個字是他自己的責任,全部都是別人的責任,全部都是其他人不好
通通不是他不好,所以我才告訴你,這不是一個小孩話嗎?這不是一個頑固子弟嗎?
給這樣的人當上天子,那不只是天下人的 悲劇,那也是二世自己的悲劇。
你們繼續往下看 「下去疾、
斯、 劫吏」,你們現在都學會讀古文的語法,他們三個都丟到監獄裡面去
案責他罪,為什麼?你覲見我,我不能夠你哪句話是有罪的,可是我 一定要殺你。
記不記得公子将闾不臣那件事情,隨便抓個罪名我也能殺你 「去疾、
劫」,兩個人還算有骨氣地說:「將相不如」,決定不受刑罰先自殺。
而這個不要 臉的李斯啊,就想苟延殘喘,看能不能逃過一劫。
不要以為我有污衊他,不要擔心,下面有一講,專門要講李斯,你就知道為甚麼 會給他這個評價。
「斯卒囚就五刑」 你想不死就真能不死嗎?你死得比去疾、
比劫都要淒慘得 太多了,你要先接受過五種肉刑,全部在你身上施完了一遍,最後才讓你死
李斯怎麼會死得如此淒慘呢?他到底做錯了甚麼
事情?在後面,我們會跟各位談這個問題,可是你可以看到,到今天這一刻
秦始皇留下來的將相大臣、 宗室公子幾乎都是 死得差不多。
是誰殺的?是六國人殺的嗎? 不是,是被秦始皇的兒子自己殺的。
秦始皇的兒子為什麼這麼做呢? 不就是秦始皇你老人家教育有方嗎?你在世的時候,樣樣都用殺來解決問題
注意噢,孩子學你是看你做的,絕不是看你說的,你不管後面那個五刑
六科時,科室里面再怎麼頌揚你自己的功德,終究在你身邊 看到的就是你以殺治天下,他當然有樣學樣,也以殺治天下
他腦子想的就是:為甚麼他爸爸的時候可以,他怎麼就會不行呢?
他爸爸在的時候你們群臣都不講話,怎麼他在的時候你們每個人都跳出來講話? 二世腦子里想的就是這麼個事情。
三年,不用擔心,今年二世就要死了 章邯等將其卒圍鉅鹿。
楚上將軍項羽,將楚卒往救鉅鹿 這是決定秦朝命運的一戰,也就是後世我們人人都知道的鉅鹿之戰
這一年冬天,趙高為丞相,竟案李斯殺之
夏,章邯等戰數卻,章邯等跟項羽打了幾場戰都不利
「二世使人讓邯」,甚麼叫讓邯?在古時候,讓是責備、 責讓的意思
派了使者去責備章邯,章邯覺得非常的害怕。
前方戰敗了,後方又來責備他,不知道怎麼辦
「使長史欣請事」,派長史欣到咸陽去跟二世 解釋現在的情況。
當時,李斯死了以後,趙高繼任李斯的位置 傳統的說法覺得趙高是宦官,而現在史學家有人覺得趙高他 不是宦官。
他見當時的丞相趙高,「趙高弗見 又弗信」,他既不見也不信。
那你們想一想 司馬欣這個時候該怎麼辦?你們會說說:他可以去見二世皇帝呀
你們各位忘了嗎?二世皇帝除了趙高,他早就誰也不見了 他誰也不見,你司馬欣又能去見誰呢?所以欣
驚恐亡去了,他害怕,走投無路,最後只好逃亡逃掉了 高使人不追,不及。
趙高聽到司馬欣跑了 他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妙不行,他叫人追司馬欣,追不到
司馬欣逃回章邯的軍中見章邯,他跟章邯怎麼說
「趙高用事於中,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
為什麼?將軍如果有功,順利打敗了項羽,你那麼大的功,剷平了東方六國
起義的事例,最後回到咸陽,你的功勞比趙高還大
趙高除了把丞相讓給你,他還能怎麼辦?趙高不想把丞相讓給你,他就只能殺你。
「無功亦誅」 打敗戰呢?趙高也會殺你。
「項羽急擊秦軍,虜王離,邯等遂以兵降諸侯」 章邯走投無路。
這個時候項羽又把秦軍給打敗了,章邯就帶著秦軍投降諸侯
這一刻,秦朝誰也挽救不了它命亡的命運,六國大獲 全勝啊。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
趙高為甚麼要為亂?你說二世不是很信任趙高嗎?趙高不是 已經坐到丞相的位置,國政由他來掌,為什麼他還要為亂呢?
因為趙高知道事情不妙了啊,東方六國大獲全勝,鉅鹿之戰,秦軍戰敗,東方六國一定會- 打進關中
打進關中以後,到時候二世皇帝要保住他的位置,他就能
識破趙高的謊言,趙高的項上人頭就未必保得住了
可是趙高要起來作亂,光他一個人不行,他要測驗一下群臣,到底群臣的想法
是什麼?他真正起來的時候,究竟群臣會站在他那一邊還是站二世那一邊?你看趙高的辦法
乃先設驗,甚麼叫設驗?我設下一個局去考驗周圍 的人,看你們反應怎麼樣。
那個局是甚麼局呢?就是我們後世人人熟知的指鹿為馬 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
奉上了一頭鹿給二世,指著那頭鹿說:這是馬 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大笑說:你怎麼會說鹿是一頭馬,丞相你弄錯了吧?
問左右,你看左右的反應喔,左右或默 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或言鹿者,三種反應 有的說鹿,有的說馬,有的索性閉口不講話。
這是人之常情 你們乍聽之下,這樣的計謀不是簡單、 幼稚得可笑嗎?
你們要明白計策在乎有用,幼稚不幼稚無所謂 計策不在新舊深淺,在乎有用。
有用就是好計策 這個計策正因為它幼稚,正因為它淺盡,所以左右所有人無可迴避
你設下一個深的計謀,別人可以裝不懂,聽不懂。
這個計謀沒有人能裝不懂 他最多只能閉口不講話。
就這樣,就可以試出所有人的心意,讓人無可迴避,就可以試出他
到底是不分是非會站在你趙高你這一邊,明明是頭鹿,他也會說馬。
還是熬不住 良知,或者是碰到事情他會兩手中立做墻頭草,我坐在家裡不敢講話的那種人
不就全部試出來了嗎?這是不是個好計策?這真是個好計策。
正因為它幼稚,所以是個好計策 趙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
只要說鹿的人,他都想辦法私下找其他的罪名,把你們這些人通通殺掉
「後群臣皆畏高」,沒有人不害怕趙高,就用這一條計策
他就試出誰是他的支持者,誰是他的反對者,誰是碰到重要關頭會閉嘴不講話的
一下就能把反對他的人通通剷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