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那我們剛剛說有些事情人做不到,電腦 才做得到,那咱們就來看看什麼事情是電腦才做得到。
我們先介紹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財務金融相關的,這東西叫做套利,英文叫做arbitr- age。
這什麼東西呢?我們拿一個我個人很喜歡的部落格叫做白經濟上面的一個例子
來跟大家分享,那麼這個網址附在這裡,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上去看一下這個整篇文章。
好,這個東西是講什麼呢?就是說啊,假設今天我有 A、 B、 C
三種商品可以買進 那就把它想成是比如說股票好了。
那我們都知道股票這種東西買進的 時候是有一個買進價格的,就是如果你現在馬上衝去證券交易所說你要買股票的話
每一支股票有它的價格;但是股票這個東西呢,明天會變成漲還是跌,那就
不一定啦!所以我們今天來用一個很……很 Naive、 很簡單的例子講一下這件事情。
假設你有三支股票 A、 B、 C,而明天呢,你一覺醒來市場可能會大好 或者是大壞。
那好壞就比如說明天出太陽,大家心情一好這東西就變貴啦! 或者是明天忽然這個發生戰爭,哦,那個就當然就是很不妙。
所以可能會大好跟大壞,機率各是50% ,然後呢,你假設你已經知道
A 這支股票明天如果大好的話,你可以用50塊錢的價格交易它,買進或 賣出。
如果大壞的話,就是20塊,所以就是好的時候,市場好的時候東西會比較貴,合理。
或者是 B。
B 的話呢,是如果明天市場好可以賣 40 塊。
那壞的話只能賣 10 塊;C 的話呢,是 45 跟 15。
所以 看起來嘛,嗯,這個資訊好像對於你的投資有一點幫助。
對吧?也就是說呢,我現在買進一些東西,明天 可能會用不同的價格賣掉,那我就要來評估一下買什麼最划算。
那當然你不能只看賣價嘛!你也要看這個東西現在要花多少錢。
假設此刻你有機會買無限量的 A、 B、 C; A 呢需要
30 塊,B 呢需要 20 塊,C 呢需要 23 塊。
那你該怎麼買?好,那原則上大概是這樣啦!假設你是這個
時間靜止的這個魔法師,於是你就『啪』的一下時間靜止,讓你可以慢慢地思考這個問題。
你就想啦,呃,A 買一個要 30 塊那明天要么 50
要么 20; 期望值是多少呢?50 加 20 除以 2 就是 35。
也就是說 明天你丟骰子可能會好可能會壞,但總之預期呢是 35。
也就是說,今天如果買 30 塊,明天預期是用 35
塊賣掉 那基本上算是有賺,那當然你可能會賠,但至少期望來說你是賺的。
所以,A 的預期的報酬是 5 塊錢。
B 呢,40 跟 10 平均 也是 25,那 25 跟 20 的差也是 5 塊,所以 B 的預期報酬也是 5 塊。
那 C 呢?C 的話 45 跟 15 ,平均起來是
30 塊,而價格只要 23,所以你一買下去預期報酬是 7 塊。
那換句話說,C 這個商品應該是現在最值得投資的,因為它的預期報酬比 A 跟 B 來得好。
那如果你說,誒,我現在手上只有 1000 塊。
那買 C 盡量買,盡量買,盡量買,你就把 1000 塊花完了,那 OK。
但如果你手上不僅有現金,你還有 A 跟 B 這兩支股票的話呢
哦,那如果是這個情況的話,你甚至應該要把 A 跟 B 的股票全賣光
獲得盡量多的現金來買 C,如果你總是這麼做而且你不怕這個
如果你的手上的這些錢並不是你每天吃飯、 住宿需要的;那你這樣子反复投資、 反复投資、
反复投資, 那總有一天你就會變大富翁啦!大概是這個概念。
所以 所以算一下簡單的期望值 OK,不過,問題是這樣:
這個經濟學或者是金融領域它們有一個理論叫做
市場如果有均衡價格的話,它必須要發生在無套利空間的情境下。
這個什麼意思呢?大家看一下剛剛這個情境和我們這邊的這一段話。
假設今天剛剛講的是事實,那每一個人就都會一窩蜂地跑去把 A 跟 B 賣掉 然後去買 C。
如果所有的人都想要買 C 這個商品,那會怎麼樣?那還用說,當然就是越來越貴。
對吧?一開始買到的人賺到,後來東西變得越來越貴就沒有那麼好的價錢了,所以 供需法則會讓 C 的價格上漲。
漲到什麼時候呢?漲到一個合理的均衡價格。
就讓 A、 B、 C 這三個東西的預期報酬是一樣的。
沒有什麼人想要買的東西價格會下降,很多人想要買的東西價格會上升。
所以,套利,套利是什麼意思?套利就是把比較不好賺的東西賣掉,趕快去買比較好賺的。
套利雖然很棒,但是套利的機會稍縱即逝,你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人你後面就沒有什麼機會啦!
好,那這個概念可以理解,所以我們
作為投資人可能要怎麼樣抓住那稍縱即逝機會呢? 來看一下這個例子。
有一種做法叫做高頻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
這個東西是幹啥?就是說啊,根據我們這個大家最喜歡的 Wikipedia
它的例子是說呢,從那些人們無法利用的、 極為短暫的市場變化中尋求獲利的 自動化程序交易。
比如說,我今天呢可以設定一個程式,這個程式可以幫我看。
隨時它就在計算每一支股票,用剛剛的資訊去算它的預期報酬。
只要有任何一支股票它的預期報酬稍稍地偏高了,我就馬上 下單,下到它不再偏高為止。
換句話說,這講起來也很簡單, 就是拿一個程式去
monitor 所有股票的現在的價格, 以及預期的價格。
那麼如果你能夠算得比別人快,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賺到這個套利空間。
又或者 是類似的概念叫做新聞交易,好,那這個也是 Wikipedia 上面的說法。
就是說呢,我今天如何預測一個股票會漲還是跌? 很多時候看
公司的動態嘛!比如說,你忽然發現有一個公司開記者會宣佈
它們研發的新藥現在這個已經成功地通過審核,準備要上市啦! 或者是有公司開記者會宣佈,哇,這個公司內部被掏空了
什麼什麼之類的,看新聞很明顯地會影響到股價。
那麼今天呢,很多公司的動態它不只是公司會自動發布,它也會被披露嘛!它也會 被揭露,比如說,嗯,有新聞網站啊、
有這個什麼紐約時報啊、 華爾街日報啊、 工商時報、 經濟日報等等。
但是很不幸地,現在這個年代你看報紙已經太慢了! 會被報紙寫出來的資訊一定有人比你早看到。
所以怎麼辦呢?你可以做別的事情,例如現在有很多的社群媒體 比如說
Facebook、 Twitter 或者是大家其他領域會愛用的社群媒體。
這些媒體可以讓你幹嘛?你可以一樣,寫一個程式關注各式各樣會評論你的投資
標的或者是你的投資標的會散佈訊息的這些社群媒體,一旦有任何蛛絲馬跡
你就馬上去做該做的買進或賣出。
那我舉一個這個也是小例子,呃,很多人投資的對象 是所謂的這個運動彩。
也就是他們的錢是拿去 投注在比如說今天 NBA 誰會贏,然後明天歐洲足球聯賽誰會贏之類的。
也是投資嘛!這個時候如果我今天,假設我關注的是比如說,嗯
假設是那個,假設是當年這個公牛隊正強的時候,那個 Micheal Jordan 的戰鬥力是非常地強。
假設是那個年代,假設那個年代有 Twitter 的話,那我幹嘛呢?我就每天就是
用機器人程式去關注十個、 百個會談論跟 Micheal Jordan
有關的事情的 Twitter,可能是公牛隊本身的 Twitter;可能是 Jordan
本身的 Twiiter,可能是他的夥伴、 他的隊員、 他們的隊職員等等。
要是不巧有任何一個人某一天發了一則 Twitter 說,哎呀!Jordan
賽前練球扭到腳啦!那我要幹嘛呢?馬上就去買那天公牛隊會輸 或者是不會贏那麼多之類的。
只有你用程式自動 Monitor 這一些資訊並且自動地做出判斷和交易,你才有機會比別人快。
這件事情靠人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你派十個人、 一百個人、 一千個人都不可能會比電腦快。
所以這就是一個小例子,就是人做不到這件事情 但是電腦做得到,它會讓你的交易或是你的投資
它因為,它雖然看起來只是比較快,但是它快過一個極限了以後,這個量變
帶來質變,快過一個極限了以後變成人達到不了的境界,已經不只是比較好了而是做不到。
好,那這個就是我們的第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