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音乐]
[音乐]
现代价值的第四个方面的内容 商业经营方面。
按理说《论语》 跟商业经营的确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治理之道都是相通的。
既然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 社会, 就没有理由治理不好一个企业。
早在十五世纪中叶,
明清之际,当时的一些儒家士大夫
就开始就从事商业活动,把一些儒家的 理念带入了商业模式。
就形成了儒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像当时安徽的徽商,山西的
晋商,洞庭湖畔的商人,就是典型的儒商。
可惜这种儒商的传统 在中国的大陆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相反地,在日本和韩国, 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扬光大。
的确是我们有一种 礼失于野而求诸于野的一种感觉。
那么最早 把孔子的《论语》的思想跟商业经营相结合
主要是日本的涩泽荣一。
那么涩泽荣一,这个人原来是 当兵的,退伍以后去当公务员。
那么 他当时觉得当公务员实在没有意思,抱着一种实业救国的理想,
投入了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富可敌国。
涩泽荣一出名以后, 到处发表演讲,后来把这些演讲
汇成一个集子,这就是著名的《论语与算盘》这本书。
这本书呢的确写得好, 它不仅是讲商业经营的,而且要讲到
家庭教育、 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甚至外交政策, 富有哲理和文采。
这本书里面讲了一句话,
很有道理,说是商人用《论语》的处世箴言从事商业活动,
一定可以大展宏图。
涩泽荣一这个人被称作是日本近代化之父。
他的经营理念万变不离其宗, 主要集中在这段话。
就是把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相结合, 这两者应该结合,而且呢是能够结合。
如果得到很好的结合, 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
而且还能发挥重大的社会效益。
后来他的一个思想, 对日本的两个企业家影响非常深刻。
一个就是松下幸之助,再一个就是稻盛和夫。
这两个企业家都是日本 企业经营之神。
那么, 松下幸之助
他写了一套书,叫《松下经营成功之道》 这个在国内有翻译。
他的经营理念, 跟涩泽荣一的经营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他说这道德就不仅仅具有个人精神上的价值, 也能生产社会性、
物质性的实际意义, 应该给予更高的评价才对。
松下幸之助也把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
跟他的企业经营相结合, 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企业文化的理念。
企业文化号称是企业管理的第四次浪潮。
他已经把管理从经济的层面 上升到文化的层面。
他非常强调 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团队精神,
年功序列,内工会制度,家庭式的氛围。
他努力要把松下公司 打造成为松下员工的集体的大家庭。
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本书有个案例对我影响非常深刻。
那就是192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当时的日本也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松下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它的电器产品销不出去,怎么办?
它的部门经理纷纷提出要减少生产一半,
为了使生产减少一半,必须要裁员一半。
结果这个主张被松下总经理坚决否定了,
他认为任意的裁员将会严重动摇他多年来苦心经营起来的
松下企业文化,会动摇松下 作为一个松下员工集体大家庭这么一个氛围。
这是断不能取的。
最后,松下幸之助宣布了三条。
第一,本公司的成员一个不裁, 共克时艰。
第二, 生产必须减少一半,为了使生产减少一半,
一天只干半天的活,半天就放假了。
但有例外,销售人员不但 不能放假,而且要加班加点地工作。
第三,在这期间工资奖金照旧,
就原来干一天的活的工资奖金,现在虽然干半天了,
还是按照原来的一天的工资奖金照发。
这三条宣布以后, 松下的员工就非常地感动, 有的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有的发誓要为本公司尽心尽力。
后来怎么样呢?就发生了奇迹,什么奇迹?
松下的员工就自发地放弃了半天的休假日, 免费地给他的企业去推销产品去了,
半年以后,积压的产品 一销而空,一年以后它的生产也恢复了正常。
关于这个问题,松下幸之助动人地讲了几句话。
松下公司绝处逢生, 得益于中国儒家的智慧。
那么还有一个人,叫稻盛和夫。
现在影响很大,在国内有两本书非常盛行。
一本是《干法》,一本是《活法》,这两本书 内容就很多交集,看一本就可以了。
那么稻盛和夫他继承了 涩泽荣一、
松下幸之助这些人的经营理念, 而且把它发扬光大,也创造了奇迹。
他旗下有两家公司, 一个是京瓷公司,再一个是 KDDI 公司。
都列入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行列。
还有日本的一家航空公司,
原来是国有企业,亏损 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稻盛和夫临危受命, 出任了日本航空公司株式会社社长。
他把这套经营理念 也引进到了日本航空公司的经营当中。
使日本航空公司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呢,
同样挤入了世界五百强行列,就是创造了奇迹。
那么稻盛和夫他的经营理念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哲学
相当深刻的。
他的 一个核心的理念是什么呢?管理必须要建立在 人性的基础之上。
那人性呢,他的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利己的成分
这必须要承认 稻盛和夫虽然是佛教徒
但是呢他对佛教的一个观点 还是有歧义的。
佛教讲 贪、 嗔、 痴,这是三毒,是邪念
稻盛和夫认为,每个人 有一定的贪、
嗔、 痴是合理的 它也是前进的动力
但是要把它控制到一定的范围之内。
这是人性的 一个方面,利己的成分。
但是人性还有另一个方面,或者更大的方面
利他的成分 通过自己的奋斗为家人,为朋友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甚至为世界 做出重要贡献。
这样呢更能体现这个人性的光辉 更能体现这个人的价值。
那么他的经营理念 就建立在对人性的分析的基础之上
所以他提倡京瓷公司的经营理念是
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幸福的同时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他又把这种
经营理念 上升到宇宙的意识,宇宙的准则
那么以这种经营理念来经营人生
人生必然是幸福的;以这种经营理念去经营一个家庭
家庭自然是和美的;以这种经营理念去经营一个企业 这个企业自然是成功的
以这个经营理念去经营一个国家,这个国家 也必将是有成就的
所以呢稻盛和夫他也把 儒家这套学说跟他的企业管理相结合
达到了至美至善这种境界。
这就是 《论语》在商业模式当中应用
所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是个意外的惊喜 但是也并不奇怪。
刚才讲到了 管理之道实际上是相通的
最后呢,我还想引用
稻盛和夫讲的一个公式来结束 这门课程。
稻盛和夫在《干法》这本书里面 讲了个重要观点,很有价值。
说我的 工作观乃至人生观,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
什么方程式呢?就是人生工作的结果
人生的结果啊,工作的结果都一样 是三个方面的积
一个是思维方式,再一个呢是热情 再一个是能力。
我解释一下,所谓的思维方式 他讲的是利己和利他的结合
他认为这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为人处世的 正确的思维方式。
也是国家 社会、 企业治理的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二是热情,为自己的理想
燃烧热情,注入激情 再一个是能力。
这个能力呢,不仅仅讲的是 工作能力,还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三大要素不是相加的关系,是相乘的关系 如果这三大要素当中,其中一个要素为零
那么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就是零 这三大要素
哪个要素比较欠缺 人生工作的结果就受很大的局限
只有这三大要素同时健全
这样才能取得人生工作的最辉煌的成果 这门课呢我们主要就讲到这里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