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么,从微观的这个角度看呢,
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庭功能也存在影响。
那么这个影响在哪里呢?就是,也就是说 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由家庭组织者
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主要需求会有不同。
那么,就比如说,在年轻的时候,刚刚结婚, 刚刚结婚的那个时候呢,就是,可能每一家,就是他都面临
着一个生育和把孩子抚育成人的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所以呢,他的这个主要的需求是在生育和抚育,就这两个方面。
但是呢,等到他年长之后, 一直等到那个什么呢,孩子结婚分出去了,那么,
像以往就是这个,因为中国 中国那个那个古时候他的平均的寿命要比现在要短很多,
短很多,所以呢就是,他把,只要把孩子 等到他孩子成人分出去的时候,就
40 多岁,就是 他们就觉得自己已经,在那个时候,40 多岁当爷爷当奶奶的这种情况非常多的。
那么然后呢那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就是身体就开始, 呃,机能就衰退,衰退呢,他们到
50 多岁呢 他们就进入了这个,就基本上来讲就需要那个子女来
抚养,所以呢这个时候呢就是,这个时候他们的主要的需求就是什么呢,就是赡养了,就是。
所以呢,在他那个那个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呢,他们的需求呢,其实它是不一样的就是。
好, 那么,顺着这个话呢就讲到这个主要功能,
这个那么家庭的主要功能是指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针对家庭组织者的主要需求的这个家庭功能。
因此,它随家庭组织者的主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刚才呢我已经做了个解释,就是,啊。
然后呢,第二呢是核心功能,那么核心功能这个词呢是我自己的一个见解。
我自己的见解呢,我对核心功能是这样看,就是 是在家庭的诸功能中当中的,它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
具体体现着一定社会的家庭制度和家庭本质的一种功能。
因此呢,只要社会的这个家庭制度不变,核心功能也将保持不变。
那么我首先的解释呢就是核心功能,就是 如果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面,它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这指的是什么呢,在中国传统社会-
里面呢, 我们是指的是这个小农的这种生产方式,
也就是说是小生产的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以一家一户
为这个生产单位,然后呢这个家庭里面呢,它有一个家长呢是作为这个生产的这个组织者。
他呢这个来安排就是家庭里面的劳动力,给他们分配工作。
是吧,然后比如谁去种田,谁去这个织布。
我记得我们以前上 上那个语文课的时候呢,读过一篇
呃,这个这个朱德元帅,朱德元帅写过一篇文章叫《忆母亲》,
就是这个在《忆母亲》这篇
这篇文章里面呢,非常有意思的是朱德元帅 就谈到了他小的时候,他在四川仪陇,
他的老家,就是他们家里面那个那个就承担的
这个家里面的这个家庭的这个这个经济的一种角色和这个任务的分配。
然后呢他就说他们家当时是个大家庭,他爷爷在,那么他父母,然后还有什么呢,还有就是
他父母还有兄弟,就是也就是说他妈妈还有妯娌, 然后呢他就讲呢,就是说那个时候呢就是
他们分配任务呢就是,就是他妈妈就是跟她的
这个这个妯娌是这个每年就是轮流烧饭,
在家里面,就当担为这个大家庭烧饭这个任务。
那么这个呢是,通常情况底下就是被 在传统社会里面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就是女性所当担的一个经济角色,
就家务,那么家务呢,除了做饭之外呢当然还有其他的,就比如说
像我在黑龙江农村那个呆的时候呢,就是就是在黑龙江农村里面这个女的就是两个任务,
两个任务呢主要,一个任务呢是做饭,还有一个任务呢是喂猪。
啊,喂猪。
呃,就是这个。
但是,但是呢这个黑龙江的这个
农村的这个妇女呢,这个日子呢比起这个四川农村的妇女呢,
这个我认为,我个人认为是日子远远要好过得多。
好过得多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第一是因为黑龙江冬天特别长, 冬天特别长呢,天气又是非常严寒。
天气严寒呢,所以呢,冬天就是 基本上来讲,就是这个大家也不出去,这个
到地里面去干活,因为地里面也没什么活可干, 像比如说,像现在,按照我过去在黑龙江生活的经验,
就是像现在这个时间,在黑龙江已经是到了零下, 通常情况底下呢,在
11 月 7 号左右, 11 月 7 号左右呢,就是用黑龙江的话来讲呢叫上大冻。
那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土地就是这个冻上以后呢,因为它有水分,
冻上以后呢就是它不会再化,一直到来年的 4 月份,
才重新开始这个这个,里面那个水分开始融化。
就是又还原到就是可以种地的这种形式,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冬天就是种地拿大镐去刨的,
刨那个土才能够把那个土刨下来。
那个所以她在家里面,她基本上来讲就是除了做饭 喂猪,就这个事情之外就是 就没有其它的事情。
所以,她冬天的时候是很享福的一段时间。
但在四川农村,这个女性来讲,
哎呀,我觉得就是说四川农村的女性就是简直是太能干了,什么事情都会。
就是说地里面那个在种田, 农活她也行,她也能干,而且呢因为四川的气候好,
她冬天还能干,所以她几乎是一年干到头。
然后 到家里还得做饭,就是,还得做家务。
当地在黑龙江的时候,就有一户是从四川迁过来的,
后来她又介绍了这个她们老家的一些农村的妇女嫁到,嫁到我们黑龙江,
嫁到黑龙江之后呢,这些农村妇女就都觉得,哎呀,说这日子简直是太好过了就是。
因为她们比起在那个老家呢,她们 她们的这个这个干的活不知道要轻松多少就是。
所以,这小农这样的生产方式底下的小生产,那么家庭是生产的一个组织单位,
所以对这个家庭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生产功能。
这个生产功能呢,它就体现了就是小农这种生产方式的,
这样的一种这个,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底下的这个家庭的一种本质。
就是也就是说家庭是什么呢?是一个经济单位。
家庭当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首先是一种经济的关系。
那么,下面一句话说,只要社会的这个家庭制度不变, 核心功能也将保持不变。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也就是说,假如是说只要是小农这种生产方式,
那么家庭作为一个生产的组织单位,就是这样的一种这个
一种情况,它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后面我会讲到就是说,比如说在中国, 在中国就是
1949 年之后呢,就是在 1958 年,从 1958 年到那个
到那个一直要持续到 1983 年,82、 83 年,那么长的这一段
时间,差不多有 20 这个,27、 8年。
呃,我想24、 5 年吧, 有 24、 5 年的时间中国一直处在人民公社这个阶段。
那么即使是在处在一个人民公社这样一个阶段的就是
那个时候呢就是家庭,虽然是说生产功能被弱化了,
但是呢,那个时候呢,它的小农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改变。
而且呢家庭里面就其实还是有一个什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块 是什么呢?就是自留地。
自留地,自留山,自留畜。
就是他们自己养的那个什么鸡鸭,那个那个 还有呢就是有这个,有的地方像南方,有的地方它还有山林,
山林就是,那块地方呢它还是需要这个从事生产的。
而且到那个什么之后呢,就到那个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这种情况马上又回归到什么呢,回归到
就是 58 年,就是人民公社之前,或者甚至说是倒退到
退到那个集体化之前,退到那个集体化之前的那个时候,确实那个时候就是一家一户,它就是- 一个生产单位。
所以,家庭的这个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什么,就是从事生产。
所以家庭的这个本质呢,它本质上就是它人和人之间,
他每个人在家庭里面他首先担当的是一个经济的一个角色,就是他是比如说是这个作为一个- 劳动力。
而生儿育女呢,它之所以重要 其实也是因为它是在再生产劳动力,那这跟现在
啊,跟我们现在呢,这个,城市里面的家庭制度比起来呢它有很大的不同。
啊,那个,所以,那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现在什么地方的家庭制度开始改变呢?
就像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呢它现在是对家庭来讲呢它一家一户 它已经,在很多地方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生产单位。
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开始从事非农这个 这个,非农业的这个生产活动。
就比如说它 出去打工,啊,出去打工呢有的呢是说它这个 呃,进了那个那个什么呢,就是夫妻两口子都进了
当地的这个乡镇的这个企业,那么他进了乡镇企业之后呢 就是,这个时候呢,他的这个地慢慢的就
啊,我们现在讲叫撂荒了,啊,撂荒呢就是这个地呢有的它就是
说像现在我们讲叫流转,啊,就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呢它就 这个,这个,流转给别人去种。
啊,是吧,那么有的他收点补偿,有的就不收补偿,因为他觉得这个土地对他来讲呢就是
不是很重要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在那个什么,是在这个没有城镇化的这个前提之下。
像我们看到的像在四川这样的地方,就是它如果没有城镇化呢,这个土地就是说
真的是变成一件,呃,一样这个这个,就是
非常让人,在心里面 就矛盾,或者我们讲就是说是成为一个类似于鸡肋这样一个东西
就是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是因为什么,因为它土地所产生的这个价值呢, 其实,也就不多,因为我们在农村做这么多年调查都知道,
现在农村来讲,它种地是根本不挣钱的。
这个,它如果是说产玉米,啊,玉米呢现在大概大体上是在一块钱一斤。
如果是再高产,一茬玉米下来就是种一千斤,那么也就顶多是一千块钱。
但一千块钱呢关键是说 你这里面还有成本,成本呢就比如说种子、 农药、 啊,化肥。
这个都要付钱,那么现在呢就是有的 懒得自己收,他还叫那个什么,呃,别人来代收。
代收的时候那你也要付钱,所以呢那大概一亩地玉米呢到最后落到手里边大概也就六、 七百块钱。
然后呢,这个如果种小麦种一茬,小麦呢价格高一点就算两块钱吧。
两块钱大概一茬小麦就是一亩产也就是八百斤,八百斤呢,两块钱就是一千六百块就是 如果全家是种六亩地啊,
六亩地就是也就是说合起来不到一万块钱,然后呢再去掉那个
去掉那个成本,大概也就是说四五千块钱,五六七
千块钱,所以在农民来讲,土地的好处就是说它 可以保证自己的吃粮不要去外买。
那么而且呢是对农民来讲呢就是它还可以吃到一些相对来讲没有 污染的这个粮食,因为他自己给自己,呃,这个这个,生产,呃,这个打
打下的粮食自己吃,这块地他是呃,一般是不用化肥。
啊, 或者不用农药,就是没有污染的,它完全就用农家肥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叫环保。
很环保的,是是这样的一种生产。
那个然后呢就是除,除了这个之外就是 他需要的这个其他的这个开支,恐怕都要另外想办法了。
啊,那这是就是我讲的就是说像现在的这个,一个情况。
那个所以呢,所以呢,他想办法呢,他就是要去从事这个非农的这个生产。
啊,那么包括就是说比如说去打工也好或者是他 家里面自己去经营一些非农的产业,啊,非农的产业。
那个,那么通过这样一种办法呢他来获得那个自己的 一种其他收入。
而这个时候呢,也就是说,到了像这样一种情况底下呢就是也就是说 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这个进程。
啊,就是,这里面其实非常重要还有一个是城市化进程。
就是像那个,像我们在那个 呃,宁,宁,宁夏,宁夏调查的时候就是像银川地区的它将周边的
一个城镇化的一个扩张,那么这个扩张结果就把郊区的很多农民就全部都吸纳进来。
吸纳进来呢,结果它就是把他们变成城市,城市的这个户口,
然后呢让他们这个住上楼房,啊,当然呢反过来就是他们就没有地了。
所以呢这样的这种情况呢就是对,呃,当地的这个农民来讲呢,
就是也就是说他的整个的这个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个一种这个颠覆性的一种变化。
那么而这种颠覆性的变化呢是慢慢的它又会影响这个家庭制度,导致呢这个家庭制度,呃, 这个发生变迁。
啊,那么,这里面呢就是我有那个 有几张图片,啊,几张图片呢就可以告诉大家说什么叫小农 生产,啊。
其实你看,就这,这户人,这是我们在易县 照的。
啊,这户人家的家里面它有一个有一辆农用车。
它是可以跑运输的,就是,啊,然后呢边上有几只羊,这是他的家庭副业。
就是他养的羊呢,就是卖出去呢,因为现在羊肉的价钱是很高的。
就是,所以他卖羊肉呢,这个,也可以讲是一笔重要的收入。
那么然后呢,这是他们的房子,啊。
就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家可以看到是什么呢,就是它,我们看可以看到这是有一个像梯子一样- 的东西。
啊,但是,但是它其实它这个,它所起的作用它不是供人上下的,
啊,这个,它是什么呢,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呢就是在这个河北
啊,很多人家呢都把他的房顶啊 就,这个这个,给它抹成平的。
啊,也没有瓦片,他们不用瓦片,就用水泥,给抹平了。
那么这个用途是什么呢,就把那个 房顶作为一个晒粮食的地方,到了这个什么收粮食之后,
所以呢它这个像梯子一样的东西呢,它是什么呢,是 它是就是把那个粮食啊,就是收下来的粮食要拿到房顶上去晒呢。
就是它是一个工具,然后呢你看呢就这个地方它有一个托,托板,
那个麻袋呢就可以放在这个托板上,然后呢他就用绳子牵绕的这种方式 他就使得这个托板呢不停的往上走,一直走到房顶。
走到房顶呢就是然后他就把麻袋取下来之后把这个粮食摊开就晒在房顶上。
啊,所以呢,也就是说,他的房屋的这样一种 建筑的一种结构,和这样的一种方式呢,
其实都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他的生产的一种考虑。
那么这就刚才我就讲了其实说,为什么说这个是我举这两个例子呢,就是这两个图片呢给大- 家看呢。
是你可以看到,为什么我说家庭是生产的一种组织单位,就是它是体现这各个方面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