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就要跟大家討論,這個在組織裡面我們怎麼導入BIM。
導入的策略跟目標呢,是這樣子的:在業主要導入BIM的這個流程裡面,
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擬定一個「BIM策略計畫」, 來確定BIM技術導入使用的走向。
這個策略計畫的重要性是要幫助業主來檢視
組織目前有的資源,然後要建立組織 或者他將來他專案裡面要導入BIM的這個目標,
而且要把所謂的BIM的應用的項目 跟組織的這個目標要能夠做一個連結,
接下來才能夠去設立短、中、長期的導入的方針跟規劃的藍圖。
那導入的步驟呢主要分成三大步驟。
第一個部份是先做現況評定,就是先評估到底組織目前
有BIM相關的應用情形,還有組織本身的體制條件,
要導入BIM,到底能夠導入或支持BIM的導入,
在到什麼樣的一個程度。接下來就是要去定位這個目標。
這個部份如果是業主,他就是自己來決定他的組織 要應用BIM的目標,還有它的執行的程度。
那,有了這個目標之後,就可以去定更細的、 到底要用BIM來做哪一些特定的工作。
如果是像設計顧問或營造廠,那他就會根據
他的業主的這個需求,來決定他的這個組織的
BIM的這個目標。也就是說他根據他的客戶,他來定他的一些目標,還有他導入的重點。
接下來有了目標定位之後,就可以來進行策略規劃,
然後有了規劃之後,就可以依照規劃 來擬定執行計畫去進行執行。
那這個部份主要要釐清BIM跟現行的工程整合的一些銜接的流程。
在這個地方我要特別強調就是, BIM這個技術的導入的門檻比過去導入CAD是來得高,
而且呢,在導入的這個過程裡面流程非常的重要。
所以呢,應該是要用一個打造一條新的生產線的概念
來導入BIM。比較不好的導入方式是,
還是糾纏在舊有的工作流程裡面,然後呢想要應用新的技術。
這樣子的話常常會是事倍功半。
所以呢,這個部份在這邊特別提出來。
那在BIM組織的評估這個部份呢,主要有六個核心的要點。
第一個核心是有關策略方面,這部份就是定義 BIM導入的方向跟目標,所以這部份要去評估組織
它因應像導入BIM的這樣一個變動,它到底的準備程度怎麼樣,
那組織本身的管理模式需不需要做調整,還有它的資源是不是能夠來支援
BIM的導入。再來是有關於資訊面,這個部份必須要去定義組織所需要的資訊。
包括在應用BIM的時候模型元件
要怎麼分類啦,然後模型元件的發展層級,
設施維護的這些資料啦,這些到底需不需要啊,這些都要先做一些評估。
再來是BIM的用途。有了 目標之後,我們就會定義到底我們現在
呃, 這個組織呢所進行的專案大部分是哪一些類型,呃,這些專案裡面
所需要的資訊的產出、處理、溝通、執行還有管理。
這個可以,這些都用可以用來決定 到底我們要怎麼樣執行BIM的導入,或者它的BIM的使用方式。
另外就是要去檢核,看一下組織的基礎環境, 到底能不能支援BIM技術的發展。
這些包括電腦的設備軟、硬體、網路這些。好那 檢核好之後當然就可以來看是不是需要做一些更新。
另外很重要的是流程。也就是剛剛提到的
應該要來設計新的BIM流程。當然會有一個過度時期,
那所以這個過度時期的因應流程應該怎麼來做,這也是一個評估。
另外就是人員。要看一下目前公司裡面是不是有
BIM相關的人才,不然的話可能就要透過教育訓練來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還有就是,這個每一個參與BIM的這個工作 的人員的一些角色、責任怎麼去界定。
然後呢,這樣的人才我們怎麼樣去建立一套教育訓練的機制。
那,在進行這個評估呢,在我們的這個,呃,
提到的這個,給業主的這個導入指引裡面呢,
我們是參考了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電腦整合營建
研究團隊所出版的,給業主的 BIM計畫指南裡面的有一個表,我們覺得它設計的相當的不錯。
也就是把剛剛的那六大核心,變成了一道一道的問題。
就像下面這個是有關策略的部分,那就有幾個, 幾道的題。那每一道題呢都有一些配分,例如說
像這邊就是就是配分是5分。然後呢,它會去描述 這一個,呃,策略的要點,呃,
你的一個意義是什麼。然後呢,它就是要 做一個評定,然後例如說0是不存在,1是剛起步,
2是已經有了,3是已經更具體的有定義,4是已經進入到量化
管理階段,5呢是已經能夠做最佳化。那你就可以根據組織目前的狀況, 去做一個,呃,評分。
那另外呢,組織當然也可以去設定一個在短、 中、長期的這個目標的時候,也可以拿這個評估表去設定一個
未來在短、中、長期想要達到的目標。那這樣的話這個表呢, 就可以看到那個分數的差異,而且可以知道每一個項目到底是哪一些項目
還需要再加強。所以這個表其實是,還對於這個現況評估是相當有幫助的。
好了評估現況完之後,就進入到目標定位。
呃,在這個階段呢,應該要針對個別的BIM策略
計畫的要點、組織、專案的需求來訂定目標的成熟度級別。
也就是剛才前面,我們可能設定的短、中、長期的目標,那每個
這個目標呢,有一定的成熟度的級別。
那在選擇我到底在下一個階段要達到哪一個目標 級別的時候,也就是成熟度的時候,其實必須要慎重考量,
組織的願景,還有組織是不是能夠達到的這樣一個實力。
那這個來說需要一些時間。另外呢,業主也需要為組織決定 BIM的目標跟BIM的用途。
那,在BIM的目標
的這個部分呢,呃,也分為一個是組織的部分,針對組織,一個是針對專案。
所以這邊是一個,呃,案例。
就是說,哎,可能這個組織呢,它的BIM目標呢第一個是要提升營運維護的效率。
好那這個優先性定為是必要。那另外一個是要提升與設計施工團隊的溝通協調,這也是必要。
那另外呢,第三個是整合傳統與BIM作業的協作平台, 這個呢是有需要,但是目前只是一個建議,也就是說
不是在這個階段必要要達到,但是是一個努力的目標。
那在專案的部分呢,等於是
它在,可能在組織裡面,它固定會有不同的這些工程的專案。那在專案,針對每一個專案,
它也訂定這個BIM目標。比如說它的第一個必要的是要提升施工品質。另外一個是要減少
這個,呃,變更設計,好。
然後呢,能源分析跟降低能耗呢,這個是一個建議的目標。
那有了這個目標設定好之後,例如說我要提升施工品質,
那我就可以來定義BIM到底要用在什麼地方。例如說我要提升施工品質,那我要把BIM用在
設計審查、設計的3D整合、可能是在數位的
構件預製,這些,這三個面嚮來提升施工品質。
那我要減少變更設計,那這裡面,在BIM的應用裡面呢, 可能也是在設計審查跟設計的3D整合這個地方
是我們應用的重點。這就是所謂的BIM USE。
那減少能耗部份,那應用的範圍就是在能耗分析跟效能的監測,好,
諸如此類。好了,那有了目標,有了用途,好,接下來就可以去做策略規劃,
還有開始透過這個,就是根據這個規劃來進行執行。
那策略規劃的藍圖呢一般可以包含下面這幾點,好,這個是參考。
一個是計畫的要點,時間範圍,就是妳總是要有一個時間段,妳比如說是一個3年
還是5年,對不對?那組織的BIM使用的現況,先從現況,然後預期
能夠用到什麼樣的程度。然後呢,要訂定里程碑,還有怎麼樣去達成。
然後再來是組織內部將會使用的BIM項目,就要把它規劃出來。
有了完善的這些導入的策略跟目標, 那接下來應該針對新的流程跟技術,
還有考量到可能會面臨的困難跟挑戰,來制定一套 BIM實施方針或者甚至是一個標準。
這樣才有利於專案開始之前的準備,而且 也可以保證BIM模型在整個專案生命週期中的一個應用品質。
因為我們知道模型到底要建到什麼樣的一個細緻度或發展程度, 就可以符合我們BIM應用的需求。
另外也能夠解決業主本身,還有設計團隊、承包商之間的一些溝通協調的問題。
在我們工程裡面,溝通協調這個問題是相當重要的。
那有了這些就能夠把BIM技術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好有關於BIM應用到組織的這個部份,我們就跟大家介紹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