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剛剛我們其實已經把生產者剩餘跟消費者剩餘怎麼計算 在這一個
supply 跟 demand 圖形上面可以用哪一個面積來代表
以及價格改變之後呢,這一個面積,也就是 surplus
會如何改變這件事情做的一個簡單的說明 那現在我們要運用我們剛剛所學到的這個概念來回答
一個問題,就是說這個 surplus 這一個概念到底
能夠,能不能夠如何來幫助我們回答 這個自由市場底下的資源分配跟
所謂的福利或者是效率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呢 這是我們想要問的問題。
那我們剛才已經知道了,從公式上面來看我們已經知道了
消費者剩餘等於賣家的願付價格減掉買家 所付出的購買的價格。
然後生產者剩餘呢就等於 賣家售出的價格減掉賣家的成本
那麼你可以想象,就任何一個單位來講,一定都有一個人製造出來賣,然後有一個人把它買走了
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單位的產品,如果它在市場上面被交易了
它所創造出來的總剩餘會是多少呢? 當然就是消費者剩餘加上什麼,生產者剩餘了。
好,那也就是剛剛從 公式上來看就是,買家的願付價格減掉買家的購買價格
加上賣家的售出價格再減掉賣家的成本 但是在市場上交易的時候呢,買家的購買價格
5 塊錢 其實就是什麼,賣家的售出價格 5
塊錢嘛 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兩個這個,買家的購買價格跟賣家的售出價格,把它
消掉,所以最後總剩餘對於每一個單位
每一個單位的產品,在市場上交易了之後,所創造出來的總剩餘呢
最後就可以從買家的願付價格減掉賣家的成本 來衡量的。
那這也就是消費者剩餘加生產者剩餘,那如果從圖形上面
來看呢,我們就也可以看到,如果今天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那各位可以看到就是 你畫出 supply 跟
demand 之後,那麼這個均衡價格跟均衡數量就固定了 那從剛剛的這個圖形的說明來看呢,我們可以發現
當你的均衡價格是畫在中間這裏的時候,那麼均衡價格這條線
跟需求,藍色的需求曲線,所圍起來的藍色的三角形面積 就是消費者剩餘。
那麼均衡價格這條線跟綠色的供給曲線 所圍起來的這個綠色的三角形面積就是生產者剩餘
那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單位你所
每一個單位的數量所創造出來的剩餘都會是什麼 買家的這一個願付價格減掉
賣家的願賣價格,所以就是在任何一個單位之下呢需求曲線
跟供給曲線中間的距離,這個就是剛剛那個公式所代表的
買家的這個願付價格減掉賣家的生產成本 所以你把這兩個三角形全部加起來
最後所得到的這一個 供給曲線跟需求曲線跟縱軸的價格
這三條線所圍起來這個大的三角形的面積 就是在完全競爭市場之下
如果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是圖形所示的話,那就是這個大的三角形面積
就是完全競爭市場之下所得到的市場的 總剩餘。
那你可以把這個總剩餘想象成就是說,大家跑到市場上面來交易了 那最後呢總共有比如說
500 顆蘋果被交易了 那這一次的交易這 500
顆蘋果對於 買賣雙方到底造成了多少的好處呢?
那就是這一個消費者剩餘跟生產者剩餘 加起來的這個面積可以用來衡量的
所以對經濟學家來講,我們講福利我們講效率 當我們講這幾個詞的時候,我們都是在看
這一個大的三角形的面積,或者是兩個小的三角形的面積圍起來到底有多大
那對我們來說,當然就是它越大就代表
這個消費者剩餘加生產者剩餘是越大的,就代表市場越有效率,就代表福利越大 所以市場效率
Market Efficiency 其實也就是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
也就是資源配置可以極大化市場參與者所 得到的總剩餘。
那待會兒我們會用一個 圖形來再跟各位說明,爲什麼這一個
在完全競爭市場之下的市場均衡是
會讓整個社會的總福利,也就是生產者剩餘加消費者剩餘達到最大
不過在這裏我也必須要再強調一點就是說,其實除了市場效率之外
當然社會上面也是會想要討論所謂的公平
分配是不是公平 Equity 的議題這樣。
那經濟學家在社會福利經濟學裏面呢 其實也會討論這個議題,不過這個要討論其實是稍微比較困難一點
因爲它必須要牽涉到這個社會對於公平的定義是什麼 那其實福利經濟學裏面也有一大堆所謂的這個
社會福利函數怎麼去看每一個人的所得到的好處在這整個
社會裏面呢到底佔多少的權重,不過這裏因爲稍微比較複雜一點,所以我們在 基礎的課程是比較沒有辦法處理,不過我必須要再強調一遍的
就是公平這個議題其實在經濟學裏面不是沒有被處理過 那完全競爭市場之下
的這個市場均衡,也就是平常一般我們常常聽到的自由市場 那從
Adam Smith 以降,以及我剛剛提到的第一福利定理 其實都是在說,它可以讓整個市場的這個社會福利
也就是效率可以達到最大這樣,那原因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因爲
這個市場可以讓商品到最後是
由主觀評價最高的買家,也就是那一個願付價格
最高的那個買家所買到,最希望買到的
買到可以創造出最多消費者剩餘的這一羣人會買到 那對於賣方來講呢,他最後也
是會讓商品由生產成本最低的 賣家來生產。
那這裏生產成本最低,也就是願售價格最低的賣家
所以這兩個結果一加起來 當然最後就是自由市場的均衡數量就可以讓
消費者剩餘跟生產者剩餘的總和達到最大 那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除了剛剛這個
解釋的方向之外,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方向來看這個問題 我們各位一樣,我們把這個 supply
跟 demand 把它畫出來 那均衡當然就是在這一個兩個線交叉的這個點,那我們剛剛是要說我們要
argue 如果社會的均衡數量是兩個交叉的這個均衡數量的話
那麼這個社會福,整個社會的總剩餘是最大的 那我們也可以問,我們有另外一個證明的方法是說
我們可以問說,那如果產量,我們要怎麼證明 產量在這一個兩個線的交點的時候,社會福利最大呢?
我們其實只要證明如果產量 不在這兩條線的交點的話呢,那麼它的社會福利
就有改善的空間,如果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推論的話,那我們就可以
反證這一個市場均衡的數量是讓整個社會的社會福利最大的
那如果市場均衡的數量不在這個交點的話
那麼它要不就在交點的左邊,也就是數量比起均衡數量還要來得少
要不就在交點的右邊,也就是數量比均衡數量來得大 那我們可以先看,這個數量在交點的左邊
的情況,也就是說市場均衡如果是 10 個蘋果
那我現在問你如果市場只交易了 5 個蘋果,那這個是社會福利最大嗎?
當然不是,爲什麼呢?因爲你只賣,市場只交易了 5
個蘋果的時候 第 6 個蘋果,那個想要買的人,那個買家的評價也就是他的願付價格
從這個圖形來看,顯然還是高於什麼? 第 6
個蘋果的可以生產願意生產第 6 個人的蘋果最低的願售價格嘛
所以當你把第 6 個,只有生產 5 個蘋果的時候,當你把第 6
個 蘋果拿到市場上來賣的時候,願付價格,市場上第 6 個人的願付價格
比起第六個單位的願賣價格還要高 所以如果這個交易發生,它就會產生出一個
正的 surplus,因爲買家的願付價格減掉賣家的願售價格是正的
那這就代表如果這個現在目前市場的數量 交易的數量小於均衡數量的話呢
增加交易的數量是會讓整個社會的這一個社會福利提高的
所以我們現在已經説明了如果 市場的數量是在均衡數量的左邊的話呢
增加市場的交易量會讓整個社會的 社會福利提高。
那一直到哪一個點會停下來呢,當然就是這個均衡數量的點
那如果今天市場的均衡數量是高於市場的 交易的數量是高於這個
supply 跟 demand 的交點的這個均衡數量,會有什麽結果呢?那我們就看這個
圖的右邊這裡,那你就會發現高於均衡數量的每一個單位啊
它的買家的願付價格 都低於賣家的願賣價格,也就是説
多出來的這個部分的每一個單位只要有交易,對這個社會的均衡
都是損害,因爲想要買的人的價格是低於想要賣的人的價格,每一次這一筆交易
如果成功了,那麽就會對社會產生一個負的 這個剩餘,就會讓它的剩餘減少。
所以爲了要讓剩餘增加,那我們就要減少
這一個市場交易的量,那麽在原來的市場均衡的左邊呢,你要增加
產量,才能夠讓市場的這個 剩餘、
總剩餘變大,那在原來的市場均衡數量 的右邊呢,你要減少產量,才能讓市場的總剩餘變大
那當然到最後,市場的總剩餘最大的點一定就會是在
供給跟需求的交點,也就是完全競爭市場之下的
這一個均衡數量,所以這裡我們就也用圖形説明了 這一個 supply 跟
demand 的交點才是市場 總剩餘達到最大的這一個點
那所以這邊我們就再强調一遍,就是第一福利定理,其實我們剛剛講的,不管圖形上面的
解説也好,或者是這個講解的這個解説也好,其實都是第一福利定理了 也就是説市場的均衡,完全競爭市場
均衡的結果可以讓消費者跟生產者的福利極大化,也可以讓資源的配置 達到市場最有效率的情況。
那這裡其實就是回過頭來我們就會要去問一個問題就是説
如果市場能夠就是有這樣子自動自發的
發展出一個組織資源的方式,那麽我們去做管制
政府去做管制,即便是基於公平的理由,有沒有 這一個可以值得討論的地方呢?
那一般來講,講到這裡大概經濟學家大概都會提出這個 黃牛票的這個例子,黃牛票大家就是大家常常講的就是説
有一群人然後他們就可能提早很早就去排隊,買到很多張票,然後再來以高價賣出這樣
那其實,這裡其實我們要問的問題是說,如果有黃牛
的話,那他是不是可以讓這整個市場的票券交易更有效率呢?
比如説如果今天你是一個非常有錢的人,那你真的會很希望就是
願意付比較高的價格,然後 來購買一張球賽的門票,可是相對的你的機會成本也很高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可以有人幫你,那通常這個黃牛大概都是就是
如果在美國的話,比如説有一次紐約時報事實上是有一個報道,他去訪問了一個
這個揚基球場的黃牛,他就算給他聽說他平均一年大概是賺差不多六七萬
美金左右這樣,那這在紐約市算是還算可以,但是不是頂高的這個
薪水,然後他就是會非常辛苦地努力地去排隊
或者是去訂購各種的票券,然後再以加了幾成 的這一個價格賣給人家這樣。
那黃牛其實本身 也有工作上的風險啊,因爲他也很有可能就是壓錯寶,最後他買的票最後都賣不出去,那就只好
我們在美國去球場的時候,也曾經、 也看到就是,看起來就是一副黃牛的樣子的人,那他就是
因爲看起來就是買太多票,所以他就會就是十塊、 二十塊
削價他也要賣給你,因爲那張一票在這場比賽之後就一點用也沒有,所以黃牛也是一個 冒險的企業家了。
而且通常在這個情況之下,這個黃牛 如果說他可以因爲幫有錢人跑腿,他也可以
有工作賺到一筆錢的話,那這個其實對整個社會來講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嘛
那如果你不讓黃牛來做這個門票的這個,幫你做門票的流轉
會有什麽後果呢?一個最嚴重的後果就出現在 2012
年的倫敦奧運的時候 當年也是,倫敦奧運他們就認爲說,怎麽可以有黃牛
所以他們就規定就是不能夠轉售票券 有人真的就是如果說在網路上在哪裡賣,就真的有警察去逮他這樣
所以那一年在網路上交易的所有的倫敦奧運門票的票券就非常地少
然後這個黃牛可以,就是實體的黃牛你可以買到的也很少的
那結果是什麽?結果就發現很多人,比如説他半年之前他以爲他想要
去,可是他買票之後呢,最後他發現在那個時間他剛好有什麽事情他不能去
可是要拿到現場去賣的時候,要拿到網路上去賣的時候,又發現沒有辦法賣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人就損失了 好幾百塊美金的價格,而且人又不能去
所以有很多場館,你去看的話,其實觀衆的人數都 稀稀落落這樣,那對於整個這一個
對於奧運本身的所得的收入其實是 沒有減少,因爲的確就有人花了錢買了這個門票,但是對於到最後
realize 真的現場有人去看的這個運動,那不管是
現場的人看得非常地感動,或者是運動員覺得滿場都在爲他喝彩 的這一個情況就在很多地方就沒有發生,沒有發生的原因就是
因為這個門票的代買,門票的這個黃牛票這個 channel 被 close 掉了。
所以我想大家如果把這一個幫你代購 的人,當成是一個整個社會交易的
middleman 然後雙方或者三方其實都會得到好處
你從 surplus 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話,或許你會對黃牛 有一個不一樣的這個想法,這樣子。
好,那 到這裡的話,我們就是把 surplus 以及爲什麽完全競爭市場 會讓整個社會的社會福利達到最大這件事情
在這個章節我們就做了一個簡單地説明,那這個其實也是整個經濟學
支持自由市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的 argument